近年,隨著政府推動香港年金計劃及提供年金扣稅優惠,不少市民都曾接觸過有關年金的資訊。但是,如何能精明購買年金、應該選擇政府或私營年金、如何能夠善用扣稅優惠?這篇文章將會為你詳盡解釋。
年金是一種長期保險產品,旨在將投保人的資金轉化為穩定的現金收入。它大致可分為即期或延期,以及終身或有限領取期兩類。
香港年金計劃由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承保,該公司由香港政府的外匯基金全資擁有。計劃於2018年推出,以60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為對象。投保人在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計劃屬於終身年金計劃,讓投保人能夠對抗長壽風險,避免壽命因超過自己預期,而面臨財務危機。
香港年金計劃每張保單的最低保費金額為 $50,000,每名受保人的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為 5,000,000港元。以60歲人士投保$1,000,000為例,男士保證每月可獲$5,100年金;女士因預期壽命較高,每月可獲的年金金額較低,為$4,700。每月年金將終身派發。
如果投保人早於預期壽命身故,計劃保證投保人能夠回本,即已收取的年金金額及身故賠償,大於已繳保費。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可一筆過收取身故賠償, 或每月收取年入息直至保證期結束。同時,如果投保人需要支付醫療相關開支,最高可提取百分百已繳保費的餘額,上限為什麼$1,000,000。
即期年金為一次繳付保費後,便可每月得到現金收入;
「延期年金」則設有累積期,投保人可以分期或一次過繳付保費,在累積期內滾存利息及再投資,直到退休後才轉化為現金收入。
所有的年金都會在領取期內派發年金入息,讓你在退休後得到穩定的收入。
合資格延期年金 (QDAP)的投保人,可以就保費申請扣稅,節省高達$10,200的稅款。換言之,付出更少的保費,但得到同樣的年金回報。
年金計劃的已繳交保費及保證現金價值,並不會計入長者資產限額。換言之,你可以把超過資產限額的資產轉換為年金。只要年金收入及其他入息總計不超過入息限額,便可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每月額外得到約$4,000元津貼。
年輕人當有穩定的經濟能力,購買了其他的保障,如人壽、醫療、危疾保險等,便可考慮購買延期年金。延期年金除了可用作扣稅外,愈早購買的話,滾存生息的時間便愈多。
對於踏入中年的人士,面對不久將來的退休生活,亦可調整手上的資產配置,加入年金保險,讓退休後得到穩定年金的收入。
當年滿60歲或65歲,一般打工仔都能夠提取強積金退休。打工仔需要好好管理這筆辛苦得來的財富,可以考慮購買終身年金,把資產轉換成現金流。
你須要制訂退休預算,考慮退休後所需要的現金流,包括日常開支及應急的支出,來制定資產配置。
合資格延期年金的供款期最少5年。在購買保單前,你必須確保自己有穩定的家庭收入,扣除日常及應急的開支後,有足夠能力供款。否則,提早退保或終止年金會引致損失,取回的金額可能遠低於已繳付的保費。
不同年金產品有不同的特性,包括投保年齡、最低保費、保費繳付年期、累積期、年金期、回本期、內部回報率、保費折扣及保費假期等。
為了節省最多的稅款,你需要全面考慮能夠享有的免稅額。例如,你或配偶的父母年齡將屆滿55歲,你便有機會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或你將有子女出生,亦可享有子女免税額。如果免稅額增加的話,你可能未必要使用合資格延期年金來節省稅款。
安達人壽推出的「Gold富稅延期年金計劃」是一款合資格年金產品,能夠幫助投保人扣稅。此計劃提供靈活的繳費期選擇(5年或10年),並可在55歲或65歲開始收取為期10年的穩定年金收入,助您打造無憂的退休生活。
年金收入由保證部分構成,並每年遞增5%,以抵禦通脹。同時,計劃提供非保證額外金額,為您帶來更大的財務支持。期滿時,受保人可獲得保證和非保證的期滿紅利。若在年金期開始前不幸被診斷為完全及永久傷殘,保證每月年金收入將增加10%。此計劃免身體檢查,讓投保程序更加簡單快捷。
政府年金只有即期終生年金,私營年金則有即期或延期,終生或有限年金期等不同產品供選擇。
只有經保監局核證,並符合保監局準則的合資格延期年金 (QDAP)保單才能扣稅。保險公司每年會向投保人提供保單年度摘要。方便你在報稅表的第10部,填寫你或配偶作為年金領取人的合資格年金保費。
你應該先計算退休後所需的現金流,然後考慮不同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配置,如收息股、債券、定期儲蓄,物業逆按揭,及政府提供的福利金,包括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等。在平衡風險及回報後,計算所需要的年金。
一般來說,你可以考慮把20%-40%用作退休的資產投放在年金產品,得到穩定的收入。
除了年金外,還有物業的逆按揭(安老按揭)、銀色債券、銀行定期及股票等。
免責聲明:本文刊載的資料只供參考。安達人壽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安達人壽概不負責。本文中的資訊、觀點和意見,純粹根據一般情況而提出,當中並無顧及個別人士的具體情況。該等資訊、觀點和意見不應取代專業意見。你應自行評估本文刊載的內容。如有需要,你亦可考慮尋求獨立專業意見。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上述資料並不構成向香港以外地區出售保險產品的要約、游說購買或提供保險產品的邀請。安達人壽保留隨時修改及刪除本文或其中任何內容的權利而不另作通知。
本文中的「安達人壽」指安達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
聯絡我們以了解我們可如何協助貴公司在潛在的風險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