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ARS、H1N1 、伊波拉病毒,到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爆發大流行,對於疫情蔓延和其他衛生緊急事件的擔憂也擴散開來。大量資料紀錄顯示,疾病爆發大流行能對個人和社會帶來衝擊,而這類情況將會如何影響公司和員工呢?
這篇引言目的在幫助你了解相關的重要議題、以及如何保護你的公司。
疫情爆發、疫情蔓延、和疫情大流行這幾個詞常被交互使用。雖然這些是相關的詞語,定義上的確有些重要的差異。i
「緊急衛生事件」的定義包含了以上三種情況。
在疫情大流行或者其他大規模的衛生緊急狀況下,有各種因素會造成事業運作中斷—員工缺席率可能會增加、供應鏈可能會中斷、顧客需求也可能會減少。若公司遇到這類的風險,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像是建立衛生緊急事件計畫,來減緩衝擊。
1. 員工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爆發之後,對於各事業部門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提供員工可靠的訊息,教導他們保護自己不受感染的方法,特別是在居家或工作環境中會接觸到高風險個案的員工。
2. 遠距辦公
傳染病流行期間,員工缺席率可能會大幅增加。請考量公司在只有百分之50至60的勞動力之下,是否可以繼續有效地運作;同時也考慮讓員工在家工作是不是個可行的選項。
3. 供應鏈中斷
公司所仰賴的供應鏈,可能會因為勞動力減少,以及對於出國(特別是跨國界的旅行)的限制,受到很大的影響。許多公司採取「即時化生產技術」,減少庫存原料或零組件的成本。若原料沒有固定輸送,公司應如何生產與提供貨品呢?同樣地,若您所使用的貨運服務受到勞力減少的衝擊,你要如何將商品送到市場上呢?
對於以提供服務為主的公司來說,可能會更難接觸到客戶。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規劃遠端聯絡顧客的方式—例如透過視訊會議等等。
4. 商業模式
全球處於衛生緊急狀況下,每個人可能都會試圖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娛樂、觀光等產業受到這些情勢的衝擊,可能會特別嚴重。
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可能也會隨之改變而更加依賴電商以及宅配到府的服務。可以考慮有哪些額外的基礎建設可以規劃或執行,以提供這類的服務。
傳統上來說,營運持續規劃是在處理地區性的災難事件,例如颶風、洪水、火災、化學物質外洩等等。然而,處理疾病傳播和病毒爆發等事件也同樣重要。
針對衛生緊急事件的規劃,和一般的營運持續規劃十分相似、甚至有一部分過程是雷同的。
發展營運規劃/衛生緊急事件規劃的時候,必須要有管理階層的支持、並且指派專責人員監督過程。計畫的內容應包括緊急事件處理的過程、以及事業復甦計畫。
你的人力資源團隊,也會是你衛生緊急事件計畫中重要的夥伴。公司需要和人力資源部門合作,考慮應採何種工作模式,讓公司可以實施遠距辦公以及符合特定的當地衛生規定等措施。
麻煩要記得,儘管許多因素是你無法掌控的,實施衛生緊急事件規劃還是可以有效確保公司及員工的安全。
i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流行病學簡介.